今年可能年景不好,运气不佳,再加上自己昏招频频,感觉今年非常不顺,也发现自己很不会决策,没有很好的决断力。于是就想找一本决断力相关的书来看看,找了一下,还果然有这个书名的一本书,而且豆瓣上评价不错,于是发送到Kindle,趁着地铁通勤的时间很快看完了,因为是中文版,看起来比较快,感觉正本书还是比较平实的,很多决策的方法可操作性强,因为这次使用了Kindle自带的标注功能,在看的过程中随手标注了重点和一些精彩的段落,整本书看完后,对标注和笔记做了整理,现记录出来:
正常情况下,你的思维几乎会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做出直觉反应并形成某种看法。
-
在你的精神世界里,很显然,你极少被某个问题难住。
-
在尚未熟悉某个人之前,你已经产生了喜欢或厌恶的感觉;
-
当然,你也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信任或怀疑陌生人;
-
或是在未对某一公司做出任何分析评估的情况下就认定它一定会成功。
聚光效应
卡尼曼认为,人们匆忙做出结论,是由于我们对眼前的信息关注过多,却对视线之外的信息不加考量。
从本质上来讲,这又恰恰是决策的核心难题:灯光内的东西很少会是我们做出一个好的决定所需要的全部,但我们时常会忘了调整聚光灯的方向。 人们在决策时遇到的难题,即主观偏见和非逻辑性。
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发现”决策流程更为重要——比分析重要 6倍”。
唯一被广泛采用的决策方法是列出利弊清单。
影响决策的屏障
-
思维狭隘
-
限制你的选择范围
-
证实倾向
当人们有机会从现实世界中搜集信息时,人们更可能去搜集那些支持他们已有的看法、信仰和行动的信息
证实倾向令人感到些许恐惧的地方在于:当我们希望某件事情是真实的时候,便会关注支持这件事是真实性的信息,然后,当我们从中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时,还要庆幸自己做了一个非常理智的决定。天啊!
-
短期情绪
-
过于自信
因为相对于自己存在的偏见,人们往往更容易发现他人的偏见。
利弊清单法不能校正上述问题,但是 WRAP流程法可以做到
WRAP
-
Widen your options(拓宽选择空间)
-
Redlity- test your assumptions(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
-
Attain distance before deciding(在做出决策前,留出一段距离来考虑)
-
Prepare to be wrong(做好出错的准备)
思维狭隘
-
青少年们易变得思维狭隘,这也就是阻碍决策的第一个因素。
-
事实证明,在做决定时,机构和组织的行为倒是跟青少年的很相像。
-
青少年陷入思维狭隘之中。他们意识不到选项的存在。
-
可供我们选择的选项常常比预期的要丰富得多。
为什么我们会陷入思维狭隘之中?
专注于目前的选择意味着对其他选项视而不见。
我们如何避开思维狭隘?
-
考虑机会成本。
-
试试“消失选项测试”:现有的选择消失后你会怎么做?
-
身在其外——作为一个决策顾问,更容易发现思维的狭隘。“是或否”决定应该引起重视。
多目标追踪
-
多目标追踪使我们时刻保持自省。
-
那些考虑多个选择的执行者能更快地做出决定。
-
极端的多目标追踪是有害的
-
最明智的决定可能是将预防心态的谨慎和进取心态的热情结合在一起
-
当生活提供给我们“非此即彼”的选择时,我们应该勇敢地去探索是否存在一个“两者都选”的正确答案。
-
多目标追踪等于同时思考一个以上的选择。
-
当你同时考虑多个选择的时候,你认识到了问题的“形状”。
-
考虑数个选择可能引起决策瘫痪,因此我们只可再多考虑一至两个选择。这样,得到的收益是巨大的。
-
警惕”虚假选择”。
当你需要更多选择,却感觉陷入僵局时,那就去寻找已经帮你解决了问题的人吧。
寻找已经帮你解决了问题的人
-
从外部寻找:竞争分析,基准衡量,最优方法。
-
从内部寻找:找到你的亮点。
为了变得主动,请将你的精细选择编入决策的”问题列表”。
审核清单阻止人们犯错误,问题列表刺激新思路的产生。
第三个寻找创意的地方:着眼于远处。
假设积极意图和写婚姻日记是被心理学家称作“考虑相反的情况”的两个例
三种对抗证实倾向的方法:
-
第一,我们可以使他人更容易地提出反对意见
-
第二,我们可以提出更有可能使相反信息显现的问题
-
第三,我们可以通过考虑相反情况的方法来对自己进行核查
证实倾向指的是搜寻到的正是我们初步假设的信息(常常是有利于自己的)
警告:在角色划分明确的情况下,探究性问题可能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
非证实倾向的极端形式:我们能否强迫自己考虑直觉的对立面?
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故意犯错来测试自己的假设。
因为我们会自然地去寻找自我证实的信息,所以我们需要训练自己从相反的原则考虑问题。
当我们依据评论做出决定时,我们便是在承认两件事情:
-
我们自身搜集产品真实情况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我们的判断还会受限于制造公司对产品信息的失真传达。
-
基于上述原因,用他人的平均评价弥补自己印象的不足就是更明智的行为。
心理学家对同一情境中的“内视观点”和“外视观点”进行过如下区分。
内视观点是指在考虑决定时,从处于我们聚光灯内的信息——自己对情况的印象和评价——来获得结论。
相比之下,外视观点则能够忽略具体细节,从大局进行分析。
适当的情绪恰是我们做出明智之选所必需的。
我们对”平均值”的信任常常会超过我们的直觉——但却做不到应该相信的程度。
内视观点等于对自身所在的特定环境的评价。外视观点等于在类似于我们这样的情况下,事情通常是如何呈现的。外视观点更为精确,但绝大多数人会向内视观点倾斜。
如果你无法为自己的选择找到“基本比率”,那就去找专家。
专家们擅长评估基本比率,但在预测方面却不在行。
特写”可以增添外视观点所缺少的内容。
为了得到最好的信息,我们应该用缩小和放大法。
我发现找到任何一个人类要表现明显优于粗略的外推算法的领域是不可能的。
怎么专家知道的如此多,他们的预测能力却如此差劲?
尝试应该被当成一种加快搜集可靠信息的方法,而不是一种减缓我们做出值得全心投入的决策的方法。
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三种对应策略。
-
第一,我们必须勤于想出搜集信息的方法,提出反面问题和考虑相反的情况;
-
第二,我们必须寻找正确的信息:用缩小法去寻找那些总结他人经验的基本比率,用放大法去获取对现实更加细微的印象;
-
第三, 尝试( ooching)就等于做小实验以测试我们的理论。
尝试
-
尝试的方法很有用,因为我们在预测未来方面做得很糟。
-
企业家会很自然地尝试
警告:尝试在需要做出承诺的情形中,不能使我们达到预期效果。
常见的聘用错误:我们试图通过面试对成功做出预测
为什么我们要在可以了解的时候去猜测?在做出决策前,留出一段距离来考虑
使用 10— 10— 10方法,就意味着我们要以三个不同的时间范围为基础对决定进行考量:从现在算起的 10分钟后,我们对这一决定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再过 10个月后呢? 10年后呢?
对某物的熟悉不会令人们产生轻视的情绪,它更可能使人们心满意足。几十年来,心理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这一被称为“曝光效应”( mere exposure)的现象
-
发现看到刺激物的次数越多,人们对刺激物的好感度就越高。
-
这种对于现状的偏爱是另一种认知偏见。它被称为损失厌恶( loss aversion),指的是人们发现相较于收益带来的快乐,损失带来的痛苦更大
组织内部的决策容易受到强有力的情感扭曲的支配。
维持现状偏见( Status- Quo Bias)也许在大型官僚制的组织中最为明显。
解释水平理论”( construal- level theory)的相对新型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显示,距离我们面临的问题越远,我们就越能更清楚地看到问题最重要的方面。
研究人员发现,从实质上讲,我们为他人提出的建议常取决于唯一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而我们自己的思绪却在各种变量中翻腾。
由此可知,我们给他人提出的建议具有两大优点:
-
它自然地会把最重要的因素放在决策中的优先位置进行考虑,
-
而且它还弱化了短期情绪。
瞬时的情绪诱使我们做出那些在长远看来是坏决定的决定。
为了克服使我们分心的短期情绪,我们要学会留出些距离。
10— 10— 10方法迫使我们像考虑当前情绪一样对未来情绪进行充分考虑,从而使“留出距离”得以实现。
我们的决定常常被两种微妙的短期情绪改变:
-
曝光效应:我们喜欢自己所熟悉的东西。
-
损失厌恶:损失让人痛苦,收益让人愉快,而前者的程度要更大一些。
损失厌恶与曝光效应相结合的结果是维持现状偏见。
通过一个观察者的角度看自身所处的情况,我们可以留出这个距离。
在个人做决策时,最有力的问题可能会是:“如果面临这种情况的是我最好的朋友,那我会告诉他/她如何去做?”
《从优秀到卓越》( Good to Great)一书的作者——会建议我们建立一个“停止做的事情”的清单。
他的顾问让他思考,如果他接到了两个改变人生的电话,他会怎么做。
在第一个电话中,他会得知自己继承了 2 000万美元,并且无任何附带条件。
而第二个电话则是告知他患上了一个罕见而难以治愈的疾病,他只剩下 10年的寿命。
平复短期情绪并不总能令一个决定变得容易。
核心价值观
-
一个令人苦恼的决定常常是你的核心价值观遭遇冲突的时候。核心价值观:长期的情感价值、目标和志向。
-
将你的核心价值观视为神圣的东西,在解决现在以及未来遇到的困境时,就可以更容易一些。
-
遗憾的是,建立你的优先顺序与遵守它们是不同的。
-
空出时间来实践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对次级优先的事情发起攻势。
预想式回顾似乎能鞭策我们产生更多的深刻见解,因为它迫使我们在今天以及一件确定发生的未来事件之间的空白处添上内容(截然不同于一个猜测某件事情是否会发生的更加难以明确的过程)。
未来不是一个“点”——一个我们必须预测的简单场景,它是一个范围。我们应该书档未来,对从非常坏到非常好的大范围内的结果进行考虑。
事前验尸方式
在为较矮的那片书档做准备时,我们需要进行事前验尸。“已经过去一年了。我们的决策彻底失败了。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预演
为较高的那片书档做准备时,我们需要进行预演。“已经过去一年了。我们变成了英雄。我们准备好获得成功了吗?”
为了应对无法预见的结果,我们可以采用一个“安全系数”。
对问题做出预期能够帮助我们处理问题。 “真实工作预览”:预先揭示一份工作的缺点,给人们“注射了不满意疫苗”。
通过书档法——同时对逆境和成功做出预期和准备——我们预先做好了有利于自己决定的布局。
绊网(tripwire)
-
有个方法是设定最后期限,而这是绊网最为常见的形式。
-
在设定最后期限和测量评估方法之外的另一个策略是,用一个“隔断”(partition)来充当绊网。
-
但是隔断却在做一些不同的事情:它在设定界限。
-
在生活中,我们会自然地进入“自动驾驶”状态,将以前的决定搁置一旁,不对其进行检查。
-
一个绊网可以令我们清醒过来,并使我们意识到自己有个选择。
-
在变化缓慢进行的时候,绊网特别有用
-
受困于“自动驾驶状态”中的人们可以考虑最后期限和隔断。我们易于增加自己对糟糕决定的投入;隔断能帮助我们阻止这种做法。
实际上,绊网可以为冒险行为提供一个安全空间。它们:
-
规定了冒险行为的上限;
-
使你的精神获得平静,直至碰到“触发器”。
许多有力的绊网是被模式识别的,而非日期、度量和预算所触发。
绊网可以提供一个宝贵的认识:我们有一个选择要做。
妥协就像是个老笑话:“骆驼乃是由委员会制作的一匹马。”
程序正义
-
大量研究证实,在解释人们对一个决定的感受方面,程序正义非常重要。关键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
群体做出的决定有一个额外的负担:它们必须被人们视为公正的决定。
-
“讨价还价”——直至各方都可以接受最后的选择——有助于形成被人们视为公正的决定。
-
我们应该确保人们能感觉到判定过程是公正的。
-
一个可靠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设法解决哪怕是最棘手的决定。
-
“流程”并非富有魅力,但它所能提供的信心却是珍贵的。